第十六章 惊倒众人-《北宋大文豪》


    第(2/3)页

    看到坐在前排的众学子们俱都一手一本捧着论语线装书转了过身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坐在私塾门口不远处位子上的王斌看,站在一旁的胡老先生觉得时辰差不多了,便用他那略显苍老的声音,朗声宣告道:“好了,傻蛋,你站起身来,把桌子面前的书给合上,可以开始背诵龙老夫子的论语了。”

    听到胡老先生的命令一下,把身前桌子上的那本论语线装书给合上,“腾”地一下就从凳子上站起身来,抬起头来目视前方,在趁人不备的时候,用眼神跟坐在他身前不远处的刘文峰交流了一下,彼此对视了一眼后微微一笑。

    故作镇定地清了清嗓子,王斌正要开口背诵,便听到外边已经越下越大的雨幕之中,传来了一个年轻女子大喘着粗气,焦急的呼叫声:“傻,傻蛋,你,你,你快点儿出来,跟,跟我赶紧走。”

    还未等刚要开口背诵论语的王斌开口说话,坐在前排位子望着私塾门口方向的上三十多个学子中间,只听到坐在右侧第二排的刘文峰张大了嘴巴,惊呼了一声道:“玉,玉儿小姐,怎么会是玉儿小姐来了呢?”

    随着刘文峰的这一声的惊呼,从外边雨幕里打着一把油纸伞,穿着一身蓑衣的刘玉儿,已经迈着行色匆匆的步伐,站定到了私塾的门口。

    方才,听到刘文峰惊呼说来人是刘玉儿时,坐在第二排右侧位子上的刘文才惊出了一身的冷汗来,赶紧低下头去,不敢再看向身前十几步开外的私塾门口处。

    因为在两年之前,刘文才那个在县城开大酒楼的父亲刘建生,想要攀刘玉儿这一门亲事,拿着价值几百两银子的聘礼登门拜访了刘员外家。

    在古代的时候,儿女的婚事都要讲求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一般有钱人家的女儿,到了十二三岁定亲的事儿就非常地普遍,加上又是在这种观念根深蒂固的农村,只要是家底还算殷实,都希望儿女们早早地结婚生子,了却了作为父母的一桩心愿。

    可是,这刘建带着聒噪的媒婆和厚重的聘礼还刚进了刘员外家的门,还未见到刘员外本人,就被得知了此事的刘玉儿给带着几个家里的家丁把人给赶了出去,把聘礼也都搁在了门外。

    并且,在刘宅大门外,当时火气很大的刘玉儿,当场就冲着为自己儿子前来求亲的刘建生,指天发誓道:她这一辈子就是嫁不出去了,也不会交给他的那个混账儿子刘文才。要是在他儿子刘文才和傻蛋两个人之间选择夫婿,他宁愿选择跟傻蛋成亲也不会嫁给他儿子刘文才的。

    既然,刘玉儿当着几个亲信的家丁和丫鬟,撂下了如此的狠话,碰了一鼻子灰的刘建生只好带着媒婆和聘礼悻悻然地离开。并且,自打那次以后,刘建生再也没有去过刘员外家,即便是同为刘氏家族,到了逢年过节时,也没有去过刘员外家一次。

    在刘建生看来,刘玉儿当着大庭广众之下说自己的宝贝儿子贬低成不如那个傻不愣登的傻蛋,对于他这个在县城开大酒楼的老板来说,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从另外一个侧面也反映说,在刘家村,你想要狠狠地羞辱一个人,那么,那傻蛋去比较的话,就是很好的说辞。

    对于这件事情,刘建生不止一次在酒后说给儿子刘文才听,这也是为什么明知刘文才不是一个读书的材料,他还宁愿每年几两银子,把刘文才扔在胡老先生的私塾之内,好让他打好了基础读上几年,再转学到县城的私塾上,那样也不至于太丢人现眼。

    总之,在蒙受了羞辱的刘建生看来,一定要让自己的儿子刘文才好好读书,哪怕中个举人什么的,也算是为他长脸有出息,将来花钱走走门路在县衙谋个一官半职,好让窝在刘家村的刘玉儿后悔也来不及。

    对于刘文才的这个小小的举动,坐在前后左右的的学子们,此时都把目光聚焦在了站在私塾门口处亭亭玉立明眸皓齿的刘玉儿身上,哪里还会有人顾着上主意到他身上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