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你长大了,少年-《三国之银狐》


    第(1/3)页

    六月二十六日,沈晨军趁着夜色,忽然北上前往父城。

    这个消息夏侯渊和李典都不知道。

    实际上他们在昆阳周边布置了斥候,但人家现在又不是被兵临城下,周边斥候岗哨都被拔掉。

    连附近百姓乡民都被迁移至了南阳,一旦有陌生人出现在昆阳附近,都会被逮捕。

    因此当娄发领着一千五百人马,一直到父城县,才被父城百姓知道此事。

    父城倒是没有归降,城内几乎没什么守卫力量,县令和其他大小官吏连夜从东门逃走,往襄城报信而去。

    娄发没有劫掠百姓,打的旗号是“大汉骠骑将军刘表奉衣带诏讨伐曹贼,荆州仁义之师奉迎天子,绝不拿百姓一粟一米。”

    之所以打刘表的旗号,是因为沈晨和甘宁名义上现在都是刘表的部将,这个时候刘表的主力军还在荆南,没办法攻克张羡,因此也不能派人支持沈晨。

    不过当他听说了沈晨已经大破曹洪、夏侯渊、斩杀两员曹将,同时还在紫云山与曹操打了个五五开之后,就立即拜他为中郎将。

    目前刘表帐下的中郎将不多,只有韩晞、文聘、吕介、刘磐等人,是仅次于蔡瑁、张允、黄祖的高级将领。

    现在沈晨年纪轻轻就已经是中郎将,越过了中下级军官,足以见得刘表对他的重视。

    娄发打着刘表的旗号,到了六月二十七日就抵达了郏县,往阳翟而去。

    夏侯渊和李典得知消息,果然震惊不已,连忙派人追击。

    等到了六月二十七日夜晚,沈晨就带着甘宁邓昭沈弥等人,浩浩荡荡向着东方而去。

    他现在的总兵力目前只有六千七百人,原本有不少伤兵,重伤者已经送回南阳,轻伤的经过一个多月的休整已经恢复过来,现在总兵力为六千五百。

    在兵力安排上,沈真作为昆阳守将领一千人,娄发带一千五百人北上,所以现在沈晨手底下的兵力就是四千兵马。

    六月二十八日,娄发得知夏侯渊和李典各亲领两三千人马前来征讨他,就立即退回父城。

    同时沈晨军已经连夜赶到了定陵,控制了定陵后,只休整了半日,就在六月二十八日夜晚东去郾城,这几地离得都很近,昆阳到定陵大约三十五公里,定陵到郾城三十五公里,两天时间走七十公里,绰绰有余。

    等到六月二十九日的时候,沈晨此时已经把郾城占据。而直到这个时候,夏侯渊和李典才得到消息,连忙领兵南下,问题是他们还在郏县,离郾城一百二十公里,距离太远。

    而且他们分析出了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必须要考虑沈晨到底想干什么。

    此刻他们得知的消息是沈晨一支偏师北上,主力则东进。这很像一个钳形攻势,中间有夏侯渊和李典防御许都的道路,所以沈晨军是从左右两侧夹击许都。

    并且左侧显然是一支偏师,真正的主力是在东面。从郾城一路北上,过召陵濦强两日路程就能到许都,这个战略意图太明显了。

    因此两个人都是立即回防,夏侯渊和李典都只带了两三千人,襄城和临颍还有两三千守军,此刻他们只留下一千人把守,立即兵合一处,并没有前往郾城,而是先去了濦强县,想提前布防,防止沈晨北上。

    这个布置其实是没什么问题的,因为夏侯渊和李典必须要保证许都的安全。现在沈晨的主力出现在许都南面,他们就必须保证许都南方的安全,更何况最近刘备也在汝南准备攻打许都,这样反倒是一举两得,顺便把沈晨和刘备一起防御了。

    但他们却忽略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沈晨和刘备其实是认识的,而且交情还不浅。

    当年沈晨和刘备只在徐州有过一面之缘,这很大程度上给予了包括曹操本人在内一种错觉。

    以为他们二人属于点头之交。

    要知道陈群、陈登他们可都还是刘备的旧部呢,属于门生故吏,这个交情应该更深吧,可现在他们都在曹营为曹操做事。

    刘备在汝南,陈登作为广陵太守也没有响应他。

    所以他们根本不知道,这是沈晨定下的一个陷阱,他从来都没有想过要去许都,而是先打算和刘备汇合在一起。

    到了六月三十日,休整一日的沈晨军再次出发,他们这次只带了二十天干粮,轻装简行,连行营帐篷都没有携带,饿了吃干粮,渴了取河水,累了要么睡在城池,要么在野外睡荒地。

    就这样三日时间,等到了七月一日清晨的时候,他就已经距离定颖不足二十里。

    此刻定颖城内,刚刚起床没多久的满宠心事重重,早饭也只是随口应付了一点,然后就立即在县衙办公,处理各种各样的公文。

    他作为曹操任命的汝南太守,实际上在平定汝南的过程中并没有借助李通的力量。

    当时袁绍准备对付曹操,豫州到处都有人响应,汝南之地更是有无数袁氏门生故吏反叛,各县县令全都归附袁绍,虽然当时在阳安的李通拒绝了袁绍的招揽,可曹操也不是完全信任他。

    因此那个时候满宠其实也在暗暗防备李通,自己招募了五百人马,把周边作乱的袁氏门生故吏平定,俘虏了两万多百姓,两千名士兵。

    百姓被他安置了田地命令耕作,士兵则被召入麾下。
    第(1/3)页